子實體高4–15厘米(1.6–5.9英寸),具有錐形菌蓋,高2–5厘米(0.8–2.0英寸),寬2–5厘米(0.8–2.0英寸)。菌蓋表面有凹坑和脊狀,這是由12–20條主要垂直脊和較少的次要垂直脊及橫向脊相交形成的。菌蓋以裙狀方式附著在菌柄上,約離頂部一半,高1–2.5厘米(0.4–1.0英寸)。脊狀部分年輕時光滑,顏色為黃褐色到蜜棕色,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變為褐色、深褐色或黑色。年輕時,脊狀部分寬達1毫米且邊緣鋒利,但年老時通常變為圓形、鋒利或侵蝕狀。凹坑光滑且呈垂直延伸狀。未成熟時為白色至淡棕色,成熟時變成褐色至黃褐色或灰褐色。脆弱的菌柄高2.5–11厘米(1.0–4.3英寸),厚1–5厘米(0.4–2.0英寸),在整個長度上大致同寬,或向頂部逐漸變細。年輕時常被菌蓋遮蔽,但隨著成熟變長,常形成淺的縱向溝槽。溫暖潮濕時菌柄有時會膨脹,尤其是基部附近。顏色為白色至淡褐色,質地有時幾乎光滑,但更常見的是覆蓋有暗變成棕色的白色顆粒。Orson K. Miller形容菌柄的質地像牛舌。脆弱的白色至淡棕褐色菌肉在中空的菌蓋中厚1–2毫米,有時在基部附近形成腔室或層。菌蓋內部的無菌表面覆蓋著顆粒。孢子沉積物為亮黃色橙色。子囊孢子光滑,橢圓形,通常測量20–25 x 12–16微米。子囊(孢子承載細胞)是八孢子,圓筒形,透明,測量225–325 x 15–22.5微米。側絲有隔,圓柱形,尾端為圓形或棍棒狀,測量150–275 x 7–15微米。無菌脊上的菌絲細胞有隔,測量100–175 x 10–25微米,緊密排列在一層。末端菌絲為棍棒狀至稍矩形,頂端扁平至大致圓形。雖然Populiphila rubescens是可食的,但由於其脆弱的性質和較差的風味,它不如其他羊肚菌受歡迎。